经典案例

钱江观潮丨 “琴键胖子” 与 “赛场诗人” 的双面人生

潮声里的双重奏

钱塘江的潮头每年如期而至,裹挟着千年文脉与人间烟火撞向堤岸。在浙 BA 的赛场边,这潮声里正奏响一曲特别的 “双重奏”—— 一边是 “灵活的胖子” 陈莳一在球场与琴房间的穿梭,一边是 “赛场诗人” 李枫用语言为赛事注入的诗意,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,在钱江潮的见证下演绎着各自的斜杠人生。

yy易游,易游体育,米乐YY易游,yy易游M6

身高 1 米 91、体重 125 公斤的陈莳一,站在篮球场上时,总能用反差感颠覆人们的认知。队友口中 “细腻的转身与脚步”,背后是他从初中就埋下的热爱种子。当年教练递来的专业橄榄枝被母亲拦下,却没能熄灭他对篮球的执念。如今身为富阳小提琴教师的他,每天的生活被精确切割成两半:上午在琴房里教孩子们拉奏《梁祝》,指尖在琴弦上流淌出悠扬旋律;下午便换上球衣奔赴球场,汗水浸透球衣时,手掌拍打篮球的节奏与琴键上的节拍奇妙共鸣。

“拉琴要练指法,打球要练投篮,本质都是肌肉记忆的修行。” 陈莳一的话语里藏着通透的领悟。今年 7 月入选富阳队开启浙 BA 征程后,罚篮失误的挫败感让他给自己加码:每天 100 个中投、100 个三分,就像反复打磨一段小提琴独奏。当他在浙 BA 第九轮小组赛中成为球队获胜功臣时,场边观众或许不会想到,这个在篮下卡位的 “胖子”,转身就能在舞台上拉出动人乐章。文体不分家的真理,在他身上得到最生动的诠释。

赛场另一端的解说席上,李枫正用诗意为激烈的对抗披上温柔外衣。这个来自温州的解说员,因一句 “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” 的赛事结语,被球迷冠以 “赛场诗人” 的美名。但诗意从不是凭空而来,他的笔记本上,三种颜色的笔迹密密麻麻勾勒出每个球员的 “专属档案”—— 谁擅长突破,谁心理素质过硬,谁曾经历低谷,这些细节都藏在赛前无数个小时的准备里。

“找不到资料就蹲球员直播,问不到信息就私信球迷,总有办法拼凑出他们的故事。” 李枫的解说从不是简单的比分播报,而是将球员的挣扎与坚持融入赛场瞬间。当柳杨杰单场独得 22 分时,他用 “若入无人之境” 勾勒赛场英姿;当球队经历连败仍不放弃时,他以 “繁花锦簇需经过程” 抚慰人心。这种专业与诗意的融合,让浙 BA 的直播评论区里,既有 “好球” 的呐喊,也有 “解说太会了” 的赞叹。

钱江观潮丨 “琴键胖子” 与 “赛场诗人” 的双面人生

钱塘江的潮声里,从来不缺这样的人生样本。就像古代文人在潮起潮落间书写人生感悟,陈莳一与李枫也在各自的赛道上,将两种看似相悖的身份打磨得相得益彰。陈莳一的琴弓与篮球,李枫的笔记与金句,正如钱江潮的两种姿态:既有冲击堤岸的力量,也有浸润大地的温柔。

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钱塘江面,陈莳一收拾好篮球准备次日的琴课,李枫则在电脑前整理下一场的解说提纲。潮声依旧,而这两个在赛场相遇的斜杠青年,正用热爱与坚持,为这片土地续写着新的故事 —— 就像潮头永远新鲜,人生从来不止一种可能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