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猩猩斯潘基:18 个月练成滑冰,5 年半舞台传奇
冰面灯光亮起时,黑猩猩斯潘基踩着小号冰鞋滑出的第一圈弧线,总能引来观众席的惊呼。这只曾登上 60 年代电视荧幕的灵长类明星,用 18 个月完成了从蹒跚学步到冰上驰骋的蜕变,更在随后的 5 年半里,用一场场巡回表演书写了动物训练史上的独特篇章。
斯潘基的滑冰生涯始于驯兽师戴夫・皮茨的偶然尝试。1962 年,这位擅长开发动物潜能的驯兽师发现,刚满 3 岁的斯潘基对人类的滑行动作表现出强烈好奇 —— 每当看到冰场训练者经过,它总会扒着围栏模仿腿部摆动的姿势。“灵长类的平衡感本就出众,但滑冰需要的是对冰面摩擦力的精准感知。” 戴夫在后来的访谈中回忆,最初的训练远比想象中艰难。

前三个月的核心是平衡感培养。戴夫参照滑冰基础训练原理,先让斯潘基在铺有防滑垫的地面练习站立姿势:双脚脚尖对齐、重心落在脚掌中部,手臂自然下垂保持稳定,这与人类滑冰的基础站姿如出一辙。为了让斯潘基适应 “失重感”,他特制了迷你平衡板,每天进行 20 分钟的单脚站立训练。当斯潘基能在平衡板上坚持 1 分钟时,才被允许穿上定制冰鞋踏上真冰 —— 那一天,它在冰面上摔了 17 次,却始终没有拒绝再次尝试。
第四个月开始进入滑行训练阶段。戴夫采用 “阶梯式引导法”:先用牵引绳辅助斯潘基完成直线滑行,待其掌握腿部发力技巧后,逐步过渡到自主滑行。最关键的转弯训练中,斯潘基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 —— 它很快学会通过内侧脚掌发力完成内转,用外侧脚掌推动实现外转,甚至能模仿人类的交叉步滑行调整方向。到第 12 个月,它已经能完成简单的刹车动作:抬起一只脚用脚跟轻触冰面减速,动作标准得堪比专业学员。
18 个月的训练终点,是一场小型试演。当斯潘基穿着绣有名字的红色冰鞋,滑出连贯的 “8” 字轨迹并完成单脚滑行 3 米的动作时,现场观众的掌声让戴夫确信:这只黑猩猩能成为舞台焦点。1964 年春,斯潘基正式开启巡回表演,与戴夫一同踏上了横跨美国的演出之旅,这一走便是 5 年半。
yy易游,易游体育,米乐YY易游,yy易游M6那些年的舞台记忆,散落在各地观众的回忆里。在芝加哥的冬季剧场,它会在滑行间隙向观众挥手;在洛杉矶的露天冰场,它能跟着爵士乐节奏调整滑行速度;最令人称奇的是在纽约的圣诞演出中,它成功完成了 “跳跃接转身” 的组合动作 —— 先蹬地跃起 15 厘米,落地后立刻衔接 360 度旋转,这一技巧即便是人类初学者也需数月练习。每场表演结束后,戴夫都会给斯潘基递上最喜欢的坚果,这个默契的奖励仪式,成了后台不变的风景。
巡回途中的故事,远比舞台表演更富传奇色彩。1966 年,斯潘基与戴夫在公路上遭遇连环杀手拉里・李・兰斯,这场意外被后来的书籍《卢克・卡拉马佐夫》记录在册,多年后更改编为惊悚电影《他朝那边走了》。据影片原型戴夫回忆,当时斯潘基察觉出危险,突然发出尖锐叫声并扑向陌生人,这一异常反应引起了附近警员的注意,意外化解了危机。这段经历让人们意识到,这只擅长滑冰的黑猩猩不仅拥有技能,更具备复杂的情绪感知与判断能力。
随着表演场次的累积,斯潘基的知名度持续攀升,它成为 60 年代美国电视节目的常客,甚至有了专属的粉丝俱乐部。但在闪光灯背后,关于动物表演的争议也悄然浮现。有动物保护者指出,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高达 98%,具备复杂的认知能力,长期重复性训练可能导致其产生焦虑情绪。对此,戴夫始终强调:“斯潘基享受滑行的过程,每当音乐响起,它总会主动走向冰鞋。” 他的训练日志显示,斯潘基的每日训练时间从未超过 1 小时,且始终以游戏形式开展。
1969 年末,在完成第 327 场表演后,6 岁的斯潘基因体能下降退出舞台。尽管告别了冰场,但它留下的不仅是动物训练的成功案例,更引发了人们对 “动物潜能与福利平衡” 的思考。如今,当我们回看这只黑猩猩的滑冰传奇,18 个月的训练时长丈量着生命的可塑性,5 年半的表演历程则映照着人与动物的复杂联结 —— 它用冰刀在岁月里刻下的,不仅是滑行轨迹,更是一段关于坚持与理解的独特记忆。
发表评论